• 点击查看工商营业执照  [登录] [注册] | 我的订单 | 我的购物车 | 手机网站
  • 首页关于我们产品中心技术支持品牌中心新闻中心客服中心联系我们
    • 全部产品分类
    • 标准物质
      中国标准物质 美国NIST 欧洲IRMM/ERM 欧洲BCR 英国MBH 德国SUS 美国BS LGC标准物质 美国USGS标准物质 国立环境标准物质 IAEA标准物质 加拿大矿产科学室(CCRMP) 日本JSAC标准物质 日本GSJ地质标准物质 美国ERA标准物质
    • 药典及其杂质对照品
      中国药典 美国药典USP 英国药典BP 欧洲药典EP 日本药典JP LGC药典标准品 英国NIBSC标准品 加拿大TRC 加拿大TLC 美国CATO药典
    • 标准品
      中国兽药 德国Dr标准品 美国Chromadex 美国ChemService 瑞士CaroteNatur 法国Extrasynthese WOKO标准品 Bepure标准品 First Standard标准品 NSI solutions 美国o2si标准品
    • 培养基
      北京三药培养基 北京奥博星培养基 青岛海博培养基 广东环凯培养基 颗粒培养基 一次性成品培养基 微生物检测配套试剂 抗干扰微生物干燥培养基 微生物快速检测计数卡 培养基原材料
    • 化学试剂
      日本TCI试剂 Alfa Aesar试剂 美国CIL氘代试剂 美国Matrix试剂 Fluorochem试剂
    • 菌种及细胞
      美国ATCC细胞株 美国selleckchem
    • 血清
      Gibco胎牛血清 Hyclone血清 动物血清 日本生研诊断血清
    • 试剂盒
      众生试剂盒 真菌毒素检测 动物疫病检测 胶体金检测卡
    • 气相色谱
    • 液相色谱
    • 样品前处理
    • 实验室耗材
    • 色谱进样瓶
    • 实验室安全防护产品
    • 电化学
    • 实验室仪器设备
    •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技术支持 >> 实验室仪器设备实验室仪器设备
    • 国际臭氧层保护日

      发布时间:2019/11/4 10:27:49     浏览次数:1805

      目录:

      1  臭氧层定义

      2 破坏臭氧层带来的影响

      3  “国际臭氧层保护日”的缘由

      4  国际上采取的措施

      5  中国的行动

      1 臭氧层定义

      臭氧层是指大气层的平流层中臭氧浓度相对较高的部分,其主要作用是吸收短波紫外线。大气层的臭氧主要以紫外线打击双原子的氧气,把它分为两个原子,然后每个原子和没有分裂的氧合并成臭氧。臭氧分子不稳定,紫外线照射之后又分为氧气分子和氧原子,形成一个臭氧-氧气循环的过程,如此产生臭氧层。自然界中的臭氧层大多分布在离地20~50千米的高空。

      2 破坏臭氧层带来的影响

      臭氧层中的臭氧主要是紫外线制造。它能吸收99%以上对人类有害的太阳紫外线,保护地球上的生命免遭短波紫外线的伤害。所以,臭氧层被誉为地球上生物生存繁衍的保护伞。保护臭氧层就是保护蓝天、保护地球生命。破坏臭氧层会对以下4方面造成影响:

      1)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紫外线对促进在皮肤上合成维生素D,对骨组织的生成、保护均起有益作用。但紫外线中的过量照射可以引起皮肤癌和免疫系统及白内障等眼的疾病。按现在全世界每年大约有10万人死于皮肤癌计,死于皮肤癌的人每年大约要增加5千人。此外,紫外线还会使皮肤过早老化。

      2)对陆生植物的影响:科学家对200多个品种的植物进行了增加紫外线照射的实验,发现其中三分之二的植物显示出敏感性。紫外辐射会使植物叶片变小,因而减少捕获阳光进行光合作用的有效面积,生成率下降。对大豆的初步研究表明,紫外辐射会使其更易受杂草和病虫害的损害,产量降低。

      3)对水生生态系统影响:紫外线B的增加,对水生系统有潜在危险。水生植物大多贴近水面生长,这些处于海洋生态食物链最底部的小型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最容易被削弱,危及整个生态系统。增强的紫外线B还可通过消灭水中微生物而导致淡水生态系统发生变化,并因此而减弱了水体的自然净化作用。

      4)对生物化学循环影响:阳光紫外线的增加会影响陆地和水体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从而改变地球-大气这一巨系统中一些重要物质在地球各圈层中的循环,如温室气体和对化学反应具有重要作用的其他微量气体的排放和去除过程,包括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氧硫化碳等。这些潜在的变化将对生物圈和大气圈之间的相互作用产生影响。

      5)对材料的影响:因平流层臭氧损耗导致阳光紫外辐射的增加会加速建筑、喷涂、包装及电线电缆等所用材料,尤其是高分子材料的降解和老化变质。特别是在高温和阳光充足的热带地区,这种破坏作用更为严重。由于这一破坏作用造成的损失估计全球每年达到数十亿美元。无论是人工聚合物,还是天然聚合物以及其它材料都会受到影响。

      6)对流层大气组成影响:在污染地区如工业和人口稠密的城市,即氮氧化物浓度较高的地区,UV-B的增加会促进对流层臭氧和其它相关的氧化剂如过氧化氢等的生成,使得一些的城市地区臭氧超标率大大增加。而与这些氧化剂的直接接触会对人体健康、陆生植物和室外材料等产生各种不良影响。对流层反应活性的增加还会导致颗粒物生成的变化。

      3  “国际臭氧层保护日”的缘由

      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地球表面的臭氧层出现了严重的空洞,1974年被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教授罗兰(F.Sherwood Rowland)和穆连(Mario Molina)发现。此后20多年来,世界各国竞相投入人力、物力,进行氟里昂替代物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为唤起公众环境保护意识,联合国规定从1995年起,每年的9月16日为国际臭氧层保护日(International Day for the Preservation of the Ozone Layer),在这一天,要求所有缔约国按照《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及其修正案的目标,采取具体行动纪念这个日子。

      4 国际上采取的措施

      保护臭氧层采取的措施:面对臭氧层被破坏的严峻形势,在联合国环境署的组织协调下,国际社会于1985年制定了《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确定了国际合作保护臭氧层的原则;1987年又制定了《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确定了全球保护臭氧层国际合作的框架。根据《蒙特利尔议定书》的规定,各签约国分阶段停止生产和使用CFCs制冷剂,发达国家要在1996年1月1日前停止生产和使用CFCs制冷剂,而其他所有国家都要在2010年1月1日前停止生产和使用CFCs制冷剂,现有设备和新设备都要改用无CFC制冷剂。中国政府也于1989年和1991年分别签定了《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和《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成为缔约国。2008年止,签署《维也纳公约》的国家共有176个;签署《蒙特利尔议定书》的国家共有175个。保护臭氧层,是迄今人类最为成功的全球性合作。《蒙特利尔议定书》缔约方大会每年召开一次。1999年11月,第十一次《蒙特利尔议定书》缔约方大会在首都北京召开,共有212个国家和地区的近千人参加,江泽民总书记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这是人类在保护自身生存环境方面召开的一次国际盛会,不仅对进一步推动各缔约方在保护臭氧层方面的国际合作产生积极影响,还将促进我国加快淘汰对臭氧层起到直接破坏作用的CFCs类物质。

      5  中国的行动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大量使用CFC等臭氧层耗损物质的历史还比较短,消费的总量只占世界已消费总量中的很小份额。但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CFC的使用量不断增加,中国已成为发展中国家最大的ODS(臭氧层耗损物质)生产国和消费国。根据1985年《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1987年通过的《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协定书》和1992年的第四次缔约国会议决定,发达国家到1996年1月1日将完全淘汰耗损臭氧层的CFC物质。所以今后几年我国将在淘汰ODS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并将于2010年最终淘汰臭氧层消耗物质。家用制冷工业作为ODS的消费行业之一,对保护臭氧层有着责无旁贷的使命。中国家用电器协会经多方研究论证,确定了《中国家用制冷工业CFC逐步淘汰战略研究》,制订了产业的发展与环境保护同步,替代将是渐进的过程,在技术成熟和经济可行的基础上,尽早淘汰CFC 物质基本原则,尽量采用国际上已商业化的成熟技术路线,采取先示范,后推广的方法,分期分批的实现生产线转换,最终达到削减目标。

      1993年元月国务院批准出台了《中国逐步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国家方案》(简称为《国家方案》)。按照有关条款,中国已从1999年7月1日起冻结了CFCs制冷剂的生产和消费,在此基础上逐步消减,并将在2010年1月1日前完全淘汰CFCs制冷剂。禁止使用CFCs,为中国进一步的履约工作奠定了基础。

      中国是CFC类制冷剂生产和消费大国,氟里昂保有量达50多万吨,其消费量占全世界总量的一半以上。作为缔约国之一,中国政府向国际承诺:将与世界各国联手拯救臭氧层。为此,中国政府计划用10年时间,在生产和消费领域淘汰CFC类物质,直至2010年在中国完全禁止使用CFCs。

      6 国际臭氧层保护日-保护主题

      1998年的主题是:“为了地球上的生命,请购买有益于臭氧层的产品”;

         1999年的主题是:“保护天空,保护臭氧层”;

         2000年的主题是:“拯救我们的天空:保护你自己;保护臭氧层”;

         2004年的主题是:“拯救蓝天,保护臭氧层:善待我们共同拥有的星球”;

         2005年的主题是:“善待臭氧,安享阳光”;

         2006年的主题是:“保护臭氧层,拯救地球生命”;

         2007年的主题是:“加速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行动”;

         2008年的主题是:“全球携手,共享益处”;

         2009年的主题是:“全球参与:携手保护臭氧层”;

      2010年的主题是:“臭氧层保护:治理与合规处于最佳水平”;

      2011年的主题是:“淘汰氟氯烃:绝佳机会”;

      2012年的主题是:"为子孙后代保护大气层";

      2013年的主题是:“健康的大气环境,我们期待的未来”;

      消息来源:国际臭氧层日. 百度百科[引用日期:2015-04-03]

      国际臭氧层保护日. 节假日网[引用日期:2015-04-03]

      人民网. [引用日期:2015-04-03]

    • 购物指南

      产品下单

      危险化学品

      电话订购

      账号注册

    • 支付方式

      邮局汇款

      银行电汇

      货到付款

      如何支付

    • 配送方式

      公路自提

      托运配送

      快递配送

      市内送货

    • 售后服务

      发票说明

      退款说明

      退/换货办理

      COA/MSDS

    • 特色服务

      礼品缤纷

      手机服务

    • 其它帮助

      忘记密码

      常见问题

      操作手册

  • 标准物质标准样品信息中心

    电话:13952020364  18905168356

    E-Mail:njgbw168@163.com

    南京亚利达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苏ICP备15038287号-1